乐清美食 | 乐清高山上的美味,来自屿山的粉皮面,清香扑鼻……
发表于2022-06-23 15:09:06  浏览量:191
收藏
点赞(0
龙西上山面、沙岙粉干、温州素面……对很多乐清人来说,这些非遗美食家喻户晓。而今天,小编要为大家推荐一道古法制作的粉皮面,可能很多人都没吃过,它就是屿山粉皮面,其形状与番薯粉丝不同,接近面粉制成的面,但比面细而薄,晶莹爽滑,富有嚼劲。
屿山粉皮面已有200余年历史,当年岭底屿山村村民制作屿山粉皮面的木桶至今仍在。2018年,它被列入第七批乐清市级非遗项目名录。

清朝乾隆年间(1736—1795),地处岭底的屿山村海拔约300多米,该村山脉全部为向阳坡,阳光充分照耀,加上气候和水土得天独厚,因此高山上种的番薯跟塘田里的相比更香甜,是做屿山粉皮面的最佳材料,做出来的粉皮面更有韧性不易扯断,每年11月初到次年3月是制作时节。

1.jpg

最早,当地村民制作屿山粉皮面时没有专门的工具,靠最原始的方法来制作番薯粉:用钉子将铁皮凿出密密麻麻的小洞,钉在木板上制成番薯粉刨。番薯洗净后,用双手捧住,用力在番薯粉刨上一上一下磨制成细粉,技术不好的人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把手指磨出血;接着将番薯磨成的细粉放入木桶中,用清水在竹篮屉上清洗,过滤掉残渣,番薯水沉淀入下面的木盆中,再用纱布过滤一次,至少沉淀一天一夜,经沉淀过滤,制成番薯水淀粉,再将番薯水淀粉放到竹篱上晒干,番薯粉就做好了。

2.png

而这只是个开始,接下来才是重头戏。先将开水加入番薯粉中,一边加一边揉成面团,且趁热擀成面皮,再放入锅中隔水蒸3分钟左右;蒸好后,将面皮沿着竹筐的边缘绕着拉成薄皮(不会断),直径约40cm;下一步是晾凉,按照天气来决定晾的时间长短,天气热晾的慢,在阴凉处晾干(不能风吹不能日晒),待凉掉后挂在竹竿上继续晾(阴干)2-3个小时;接着切成粉皮面,卷成一团,放在竹席上,在阳光下晾再晒2天即可。

3.jpg

制作屿山粉皮面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完成,一般的妇女制作,会经常出现拉破或手指烫伤等现象。传承人吴朋芬将祖先传下来的手艺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制作和研究,如今屿山粉皮面制作技艺成熟。屿山粉皮面曾代表温州市参加全国长三角农产品对接洽谈会,大受好评。

4.jpg

屿山粉皮面具有丰富的钙、镁、铁成分,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面,面皮晶莹爽滑,富有嚼劲和不同层次的清香味道,放在锅里越煮越香,不同于普通面,煮多久都不会糊。

5.jpg

来源: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  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
评论

暂无评论!

联系OO 求片留言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