罕见!淡溪赤岩坑村发现“古岩画” ,专家初步判断为古越人遗迹
发表于2020-11-09 09:48:19  浏览量:28
收藏
点赞(0

       11月3日,乐清市政协文史委、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以及《淡溪镇志》主编薛文甫等人上山勘察发现,这块岩石附近还有多处类似岩画,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典型的古越人岩画遗迹,距今有2000年以上历史。

undefined

       “古岩画”位于乐清与永嘉交界处的深山朝山谷的半山腰,距附近村步行约需20分钟。最早发现岩画的石头表面有一片近2平方米的平坦区域,上面刻画了10多个直线、曲线组成的图形。

       乐清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,这些象形图案有着古老的历史,表面有明显的风化,但还能分辨出大致形状轮廓,其中锄耙状的图案有两个,耒耜状的图案有3个。

undefined

       这些神秘图案有什么来历,当地村民也不知晓。村民说,以前因为山势陡峭,鲜有村民爬上来。后来山路修建后,他们才看到石头上的这些图案,但谁都不懂画的是什么。

      山路修建让这片岩画得以重见天日,但也留下一些遗憾。刻有岩画的岩石恰好在山路所经之处,一部分岩体已在施工中被凿开。目前能看到的仅仅是一部分保留下的“古岩画”。

       岩画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文化遗存。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,用粗犷、古朴、自然的方法——石刻,来描绘、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。目前,世界各大洲都发现大批远古时代先民所刻画的岩画。

undefined

       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认为,该处岩画为古瓯越人所留的疑似度非常之高,一旦被考古证实,系乐清首次发现,对研究古瓯越人的生产、生活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。而且历史上淡溪黄塘等地也曾出土过石犁、石刀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实物遗存。

      根据锄耙图形这个标志性的图案,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古越人留下的岩画。古越人大部分居住在永嘉、缙云、仙居等地大山深处,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,这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的岩画是古越文化为数不多的遗迹之一。

       这处岩画下临山谷,对望一座高山,显然是精心择址的。来自金华的文化人类学学者、中国岩画学会会员蒋中意不久前也专程来乐清实地考察。据他分析,乐清这处岩画很可能是古越人用来祭山的一处祭坛。

undefined

       对于锄耙等图形的含义,目前学界众说纷纭,尚无定论。有学者认为,锄耙状的图案可能是对农具四齿钉耙的刻画,反映农耕生产主题。蒋中意则认为,这些锄耙可能是一种以鸟为原型的图腾,而古越族视鸟为神明,有保佑群族的意义。

       蒋中意等专家初步判断,从“古岩画”风格来看,创作时间距今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。作为古代瓯越文化的重要遗存,岩画由于长期暴露在野外,受风吹雨打和风化的影响,不少岩画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。专家建议乐清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。

      “建立相应的保护区,在‘古岩画’点周边设立警示牌和围栏等,杜绝人畜任意进入。”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陈绍鲁建议。

       陈绍鲁等文史爱好者还将于近期再到白龙山、翁垟沙头有类似岩画的地点察看,供专家作进一步研究分析。

来源:乐清日报

记者:董露露


评论

暂无评论!

联系OO 求片留言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