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任天与雁荡山
发表于2021-12-04 14:03:53  浏览量:10
收藏
点赞(0

余任天(1908—1984),字天庐,室号归汉室、嘉砖砚斋等,浙江诸暨人。他一生矢志于艺,融通诗书画印,被誉为“四绝压群伦”的艺术全才,并在书画篆刻理论和文物鉴赏方面均有卓见和著述。生前为浙江省文联委员、浙江省美协理事、浙江省书协名誉理事、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、西泠印社社员等。出版有《余任天书法选》《余任天印集》《余任天书画印谈》《余任天书画篆刻集》等。

1.jpg
余任天 中国画雁荡山


余任天一生坎坷,渊默深稳,不求闻达,潜心民族传统绘画的研讨发扬,殚精竭虑,穷年兀兀,精进不懈。他的山水画初师王石谷、蓝瑛,后取法石涛,又受黄宾虹启发,重视写生,贴近现实,营造出笔墨生拙苍润、意境雄健深邃的个人风格。

1945年后余任天定居杭州,任职于省立西湖博物馆及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,时与黄宾虹、张宗祥、潘天寿、吴茀之等先生相过从。潘天寿曾撰《余任天之画》载1948年3月26日《东南日报》,谓其画:“格高思逸,奇气郁盘,画味跃然纸外,驱笔使墨,多不嫌繁,简不嫌少。一幅之中,有泼墨惜墨,放笔涩笔之妙,且穷年兀兀,精进不懈,是深于修养而笃于学问者也。

”1959年11月,余任天赴雁荡山写生。1961年,他又随潘天寿、吴茀之、顾坤伯等同游雁荡山,并深入浙东诸地写生,体悟自然,求索山水画的新意境,呼应时代精神,取得卓著的艺术成就。他将雁荡山之石称为“潘公石”,并赋诗道:“雁山尽是潘公石,莫谓潘公已白头”。
2.jpg
余任天 雁山高秋


《雁山高秋》是余任天绘雁山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件,现藏于浙江美术馆。款识:“雁荡,天下之奇山水也。奇峰怪石,移步换形。而灵岩诸峰、天柱、展旗尤磊落峻特。缀景摹情,能得其雄浑之气,即是为兹山传神。一九六零年五月,天庐写于杭州。”画中苍松盘虬,高崖雄峙,幽谷之间瀑布飞注,一行大雁从天边飞过,几行红叶树,让人感受到秋意渐浓。

余任天尚绘有《意在天台雁荡之间》《雁荡奇峰》《雁荡秋韵》《小龙湫》《雁山烟雨》《五泄龙湫》等多件作品,大多以骨法笔墨写出,线条老辣,任笔驰骋,耸立的奇峰、近处的坡峦、树木均以大笔触一气呵成。

余任天工吟咏,他的诗从学习《诗经》《楚辞》和唐宋名家入手,受诸暨乡先贤王冕、杨维桢、陈洪绶的影响较大。诗风崇尚自然质朴,贴近生活,不刻意求工,而直抒性灵,感人至深。他题雁荡大龙湫诗:“如倾万斛珠,似看千丝雨。岩峦不勒抉,仍有静中趣。”又有题画诗:“雁荡行将到,峰峦渐觉奇。兹游应有愧,难作谢公诗。”另有《雁荡纪游六首》,其一为《东岭看云起》:“蓬蓬云起出,吃没观音峰。唯余眼前地,一我一株松。”简练至极,耐人寻味。他的诗作赞美雁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,也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。

余任天精篆刻,取法汉印、砖铭等,刀法猛利劲爽,干净利落,刻有“雁荡归后”白文印,收入《余任天集》。


来源:乐清日报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 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
评论

暂无评论!

联系OO 求片留言 返回顶部